close
《水蜜桃阿嬤》繪本、兒童劇接棒,傳遞感動
面對人生無數的難關,大人都不免有軟弱的時候;「水蜜桃阿嬤」為孩子量身訂做的生命教育教材,陪您與孩子一同翻開生命故事的扉頁。文●成章瑜

傳說如果夢見和天使在沙灘上散步,人可以從水面的倒影中,看見自己的一生,不管快樂或痛苦都會從你眼前閃過…。」
(《水蜜桃阿嬤》繪本,告訴你什麼是暖暖的愛。)

「水蜜桃阿嬤」紀實片在各大媒體聯播後,阿嬤的樂觀和自然的善良,讓很多人感動落淚,更在社會上引起廣大的回響。國內企業包括中國信託、大榮貨運、宅統一宅急便…等,紛紛利用自己的資源,協助阿嬤進行家庭重建。意外的是,很多孩子在看過紀實片後,嚎啕大哭,因為這麼近距離的觀看生命,是如此真實又撼動的經驗。

但是對於生命,我們能對孩子說的,永遠都不夠,「因為連身為大人的我們,也都還在努力學習了解生命,」此次繪本製作人格林文化發行人兼總編輯郝廣才說。

看見被遺忘的角落 待萌芽的種子在等待陽光

「水蜜桃阿嬤」的故事,不是一個生死的故事,也不希望只是剎那的愛心高空煙火,《商業周刊》希望的是,社會能更拉高視野,觀看每一個成長中的生命;思索的是,唯有從根本的生命教育切入,讓更多成長中的種子從小扎根在愛與關懷裡,生命才有力量,整個晦澀的自殺風暴才能逐漸止息。

「水蜜桃阿嬤」的故事,只是許多自殺遺族或是父母變故的一角,全台灣有更多的「水蜜桃阿嬤」的孩子被遺忘在社會的角落。這些受傷的孩子也希望被看見,被同理。就像新生的水蜜桃樹一樣,生命必須在萌芽時,照進更多的陽光。但是如何幫助他們呢?

生命是複雜的,唯有從等高的視野,才能讓孩子更容易理解什麼是生命。

《商業周刊》推出「一個台灣.兩個世界」社會關懷系列,今年進入第五年,為了更深切的切入這個議題,結合四股專業力量的投注,一起為孩子找生命中支持的力量。這四股力量,包括由金馬獎導演楊力州詮釋的紀實片;格林文化郝廣才結合名繪本畫家唐唐為孩子製作的《水蜜桃阿嬤》繪本;以及如果兒童劇團即將在各大文化中心公演的大型兒童劇,以及牧愛生命協會執行長吳美麗為孩子量身訂做的生命教育教材,都希望從各種孩子的角度,觀看到不同的生命可能性。

面對人生無數的關卡,大人都不免有軟弱的時候,我們該怎麼教孩子堅強,迎接生命的挑戰?什麼能讓失去父母的孩子重新找到快樂,發現生命的美好?

這套集合各大媒體形式的生命教材,將優先送給全台自殺率排行最高的五縣市,共三百六十六所學校,六千五百三十九個班級,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在第一時間,更有系統的了解生命。

許多孩子在看完「水蜜桃阿嬤」的七個孫子以後,為什麼會大哭呢?紀實片最大的影響,就是讓人找到與自己生命經驗相互撞擊的共鳴點。

導演楊力州說,人的一生其實很少在觀看自己,雖然每天早上起床,刷牙洗臉時,會透過鏡中看到自己,但是自己到底是誰,是怎麼活著,都是很模糊的。但透過鏡頭,尤其是紀實片,生命是完全真實的,因為真實,可以直接開啟生命中不同的經驗視窗,理解完全不同的生命經驗。

像科學小飛俠抵抗惡魔黨 戰友須同心並肩作戰 

生命,就像卡通「科學小飛俠」一樣,「泰崗山上的七個孩子,可能和台北市敦化國小的某個孩子一樣,正面臨失去親人的處境,幫助的關鍵,是他們都需要得到生命中支持的戰友,」楊力州說。大人能為孩子建立的不過是堅固的鳳凰號,但是真實的生命,孩子必須得到生命中的戰友,「可能是三號珍珍,四號丁丁,唯有孩子們能同理別人,才能並肩作戰,」他說。

現在很多孩子,在課業壓力下,生命雷同度很高,常常會看不到自己,也看不見別人。「水蜜桃阿嬤」雖然撞擊出孩子內心的善良,但更重要是,要讓孩子懂得看到別人的處境,未來在人生路上,當彼此碰到挫折和困境時,「一旦孩子有共同的語言,就可以一起對抗心理悲傷的惡魔黨,成為終身的力量,」楊力州說。

繪本最大的力量,就是建立孩子終身的belief(相信)。剛出爐的《水蜜桃阿嬤》繪本,暖暖的色調,就像鋼琴奏鳴曲,輕柔卻充滿生命力,故事開頭這樣寫著,「有個人,夢見他和天使在沙灘上散步。天使告訴他:『生命中碰到任何事情,都不要害怕,我會永遠在你身邊,保護你、幫助你。』人回頭看,他們走過的地方,陽光下,沙灘上,都留下了他和天使的腳印。」

「阿嬤其實就是天使的化身,但我更想傳達的是,只要你遇到任何困難都會有人幫你,孩子只要相信,生命力就會強很多,」此次繪本作者格林文化發行人兼總編輯郝廣才說。

孩子說是在幻想與現實世界中進進出出。郝廣才說,「他相信就會看見,他不相信就看不見。」

就像相信耶誕老人,可是真的有或沒有,孩子很清楚;在大家耳熟能詳的《小王子》故事裡,小王子說要畫一隻羊,結果畫出來的是一個盒子,因為羊在盒子裡面。「小孩子是可以在想像力中自由穿梭的,他一旦相信有天使,天使會照顧他,天使就是存在的,可能是阿嬤、父母、阿姨,也可能是一隻狗,小孩子是可以自由發揮想像力的,」他說。

理解真實人生並不完美 痛苦時會有守護天使陪伴

雖然生死這樣的議題,對孩子來說似乎很沉重,但是童話精神一樣在傳達真實,像龜兔賽跑,看起來是好笑的故事,但背後要傳達的是很長遠的教訓;像人魚公主,孩子必須知道真實世界是不完美的。《水蜜桃阿嬤》繪本要傳達的是,在死亡這件事情背後,更要看到的是像阿嬤這樣的生命守護天使。

故事最後,有趣的是沙灘上只剩下天使的腳印,這時,人停下腳步開始向天使抱怨,「你不是告訴我,不要害怕,你會永遠在我身邊嗎?為什麼拋下我,一個人孤獨的去面對痛苦?」天使指著腳印說:「那剩下的一對腳印不是比較深?那不是你的腳印,是我的腳印,當你痛苦時,是我在背著你走呀!」

郝廣才說,「我們遇到問題時,第一時間就是怪別人,都是你的錯,但是更重要的是你要記得伸出援手,要靜得下來,靜下來就會有力量,因為唯有平靜的湖水,才能映照出人的一生。」

此次「水蜜桃阿嬤」的生命教育教材,《商業周刊》首度與趙自強的如果兒童劇團合作,希望藉由舞台上對生命的詮釋,營造台下親子間最親密的距離。製作總監陳怡靜表示,舞台劇最大的魅力就是透過角色扮演,可以快速與台下的親子進行互動,而舞台劇因為親子的共同參與,也可能透過劇後的討論,變成孩子終身的價值。

陳怡靜說,如果的信念,就是相信生命的美好。因為相信生命的美好,團長趙自強表示,再忙,一定要接下這個案子,因為對孩子來說,這個課題是一生的力量。他說,十九歲他就參與戲劇表演,戲劇的美好,讓原本害羞,懼怕的他,通通改變。沒有人一生都沒有經歷挫折和傷痛,重要的是,遇到時,能不能換一個角度思考,看見人生其他的可能性。「水蜜桃阿嬤」兒童劇,預定今年十月底首演,陳怡靜說,正在編寫的劇本,會有一個水蜜桃精靈和阿嬤對話,這個精靈很期待被阿嬤栽種,也幫阿嬤很多的忙。逝去的母親靈魂,也會化身回到孩子身邊照顧這些小水蜜桃。陳怡靜說,現在的孩子都太幸福,缺乏觀看生命的全面角度,但生命必須是各式各樣的,才會有趣,能夠分享的人,代表你的能量很多,而只是一直喊「給我」的人,卻可能永遠都不滿足,也得不到。如果劇團希望透過這齣戲劇,讓孩子 正確認識生死,「畢竟自殺也許可以報復,但是真正的傷害,卻是讓愛你的人痛苦一輩子,」陳怡靜說。

對孩子,不應避說死亡 要教他更深刻去同理弱勢

面對生命的消失,是很多人一生必經的過程,但是教育的課堂中卻很少教這門課。為讓更多的學校老師和學生了解生命教育的內涵,高雄牧愛生命協會執行長吳美麗也提供一系列專業的生命教育個案主題課程教案,包括「找一個人」,「生命魔法書」,以及關於悲傷輔導的「追憶琦琦」,藉由追思儀式協助孩子完成悲傷經驗。吳美麗說,其實死亡這件事最好不要對孩子作隱諱詮釋,這樣反而會讓孩子用唯美的想像詮釋死亡,更容易形成危險性。肉身死亡,不能替換,就像是一朵花,一片葉子的凋零,都是具象的,關鍵是情感和精神上是否能不死。「但是重點是在,生命如何找到繼續存在的連結,」吳美麗說。而「水蜜桃阿嬤」具有很正向、堅強的生命力量,有助孩子走過父母雙亡的痛苦。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資源開發組副主任陳依伶認為,目前台灣的生命教育教材很少,學校真的很需要好的媒材,讓孩子能認識生命,去年出版的《大象男孩與機器女孩》繪本,在校園裡就引起極大的回響,孩子可以更深刻的去同理,現實社會就是有這麼弱勢的人,而且這些人是真實的存在於這個世界上。今年「水蜜桃阿嬤」影片中,也有很多的切入點可做機會教育及帶出豐富的討論。

她認為以「水蜜桃阿嬤」為主題的生命教育教材,可以讓更多的孩子找到一生的力量,父母不要低估孩子的懂事能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twn2face20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