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網友迴響 (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全文轉載自《在春天走進果園》
網站連結處:http://blog.chinatimes.com/gogoafrica/archive/2007/06/12/173303.html


「父母雙亡」、「燒炭自殺」、「喝農藥」、「死亡」,這些沉重的詞語一個、一個,重重地打進我的心裡,但在五歲的小豹、十多歲的小如和小涵童言童語的對話中,竟像是在談論營養午餐、孫燕姿、溜滑梯,這些再也平常不過的事。

「姐姐問我知不知道『父母雙亡』是什麼意思,我不知道所以問她,但她一直都不說,我求她求了好久,她才告訴我,父母雙亡就像我們這樣,爸爸媽媽都死掉了。。。。早知道,我就不問她了!」說完,小如若無其事地繼續塗鴉。

從2003年起,商業周刊開始了一連串「一個台灣‧兩個世界」的專題報導來探討台灣社會問題,從最初「小如的故事」到去年「大象男孩與機器女孩」,每年都給台灣社會帶來巨大震撼與感動。今年,商周團隊將視野聚焦於新竹縣尖石鄉一個原住民家庭,家庭中的女主人因為卡債壓力,在車上燒炭自殺,幾天後,男主人割捨不下妻子,也喝了農藥自盡,留下三個小孩給年邁的父母照顧。

這個故事,叫做「水蜜桃阿嬤」。

紀錄片導演楊力州在首映時這麼說道:「在拍這部紀錄片時,很想去探究夫妻倆自殺的原因,當自己越拍越進去,卻越來越迷惘。但阿嬤和小涵他們卻像是遇到專家一樣,跟在攝影機後頭亦想知道原因,這時,我忽然發現,重要的不是『那個原因』,而是還留在世界上的這些人,所以,便把攝影機轉向,將焦點放在阿嬤他們身上。」

神奇的是,原住民朋友們似乎具有某種療傷的「魔力」。每每看完手機中兒子錄製的遺言淚流滿面後,水蜜桃阿嬤總還是可以站起身,拍拍屁股的泥土,擦乾淚,拉著孫子的手回家。就像是這幾天的豪雨間,紀錄片導演打電話給水蜜桃阿嬤關心山上情況,阿嬤說:「現在下這麼大的雨我也沒有辦法呀!只能等雨停了,才能去果園裡巡視。沒辦法呀!呵呵!」水蜜桃阿嬤總能在說完這些讓我們喘不過氣的沉重字句後,吐出些笑聲來。

然而,這些魔力似乎還是不能完全抵抗山裡蓄積的悲傷。在大家歡聲歌唱的時候,在全校慶祝母親節的時候,在毫無預警忽然想起親人的時候,她們沒有出口,只能一邊哭,一邊相擁取暖。當小如大哭時,阿嬤會說:「不要再想媽媽了,想我就好了呀!」;當小豹想念媽媽時,阿嬤會說:「你可以直接叫我媽媽呀!」;當爸媽過逝後,小涵想要當男生保護所有的人,像老鷹一樣把全家人納入她的羽翼裡。

「到山裡拍攝的時候,雲霧在身邊來來去去,有時候,整個雲霧過來,什麼東西都看不到。雲霧走了,似乎也帶走一些人,消失不見了。」或許小涵她們也在期待,期待著雲霧只是暫時帶走她們的父母,總有一天,他們還是會回來。


延伸閱讀:商業周刊1020期 「在缺角的生命中 看見愛與原諒」

atwn2face20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全文轉載自《BART 的 Neverland》
網站連結處:http://blog.pixnet.net/bart1/post/5264542


世間上,再也沒有比「父母雙亡」更悲傷的詞彙與事件
捫心自問:如果今天你遭遇了這樣的家庭巨變,你如何與這樣的巨大傷痛自處?

昨天下午,應商業周刊邀約,參加了一個非常特別的公益紀錄片首映
繼2006年「大象男孩與機械女孩」的動人生命故事之後
2007年商業周刊的年度公益專題,將帶大家去探索一個沒有解答的議題~生命

《奇蹟的夏天》導演~楊力州費時半年
深入偏遠部落去紀錄一個有關「生命」的故事~《水蜜桃阿嬤》

與其說是討論「生命」的故事
其實我們要透過《水蜜桃阿嬤》的故事去探討一個更嚴肅的話題,那就是「自殺」這件事情

還記得當我收到商業周刊的電子邀請卡時,我仔細閱讀了有關阿嬤的故事
原本我第一個聯想到是電影《佐賀的超級阿嬤》的畫面

但是千萬沒想到,當我坐下開始欣賞這紀錄片的時候
驚覺這部紀錄片要探討的議題與問題,完全不能用輕鬆的心情去看待
因為「自殺」是一個未來可能會發生在你我周遭的「文明流行病」
隨時都會無情地襲擊失落、無助、傷心的每一個人

《水蜜桃阿嬤》的故事裡,阿嬤一個人獨自扶養兒子與兒媳自殺身亡後遺留的幼子
當我們在觀賞這部紀錄片的時候,心情似乎沒有一刻是輕鬆的
聽著無辜孩子對父母的思念與哀痛,沒有人不會動容
聽著阿嬤訴說他對兒子與兒媳的離開人世的想念與寬容,深刻體會到母愛的偉大
在偏遠部落、以耕種蔬果維生的阿嬤一家,用他們的生活智慧來面對「家人自殺身亡」的悲痛
阿嬤與孫子的故事,給了我們無限的啟發

身為社工的我,在《水蜜桃阿嬤》裡看到找不到生命出口的孩子
無論是用悲傷、憤怒或者攻擊行為來宣洩,孩子承受著連大人都不一定能承受的痛
在社工服務的個案裡,當孩子親眼目睹親人過世,這是一個最難處理的心理創傷
看到這個孩子的行為與心境,真的心疼他們所遭遇的苦與難
阿嬤雖然不懂得什麼「專業的心理治療」,但是阿嬤用他自己的方式來撫平孩子的傷痛
一個擁抱、一同哭泣、一起想念,阿嬤用她溫暖的心呵護著孫子的成長
或許這是吸引導演不斷想要用心紀錄阿嬤故事的動力之一

生與死的交錯與掙扎,不斷在這部紀錄片裡上演
死去的人悲傷,活著的人更悲傷
死去的人以為是種解脫,活著人卻陷入一個情緒糾葛的桎梏當中,每一步都走的艱辛
也讓我們深刻體會「自殺」這件事情,對於「活著的人」更是一種無情的折磨
阿嬤看似堅強,其實她不得不堅強,不然她不知道怎樣將她的孫兒帶大
她的無奈,從她談到自從她兒子與媳婦過世後,她就再也不知道「娛樂」
因為她的生命裡,必須不斷與「自殺」這兩個字在生活中拔河,企圖找到一個平衡

導演在試映後的一番分享,深深觸動我的內心
他說:「生命就像是山中的一陣霧,任誰也看不清楚它的全貌」
導演嚐試用它的鏡頭紀錄下阿嬤與四個孫兒的生命力
或許沒辦法給觀眾一個完整的解答,卻也希望觀眾能在影片中學習「生命」這個議題
拍攝紀錄片應該保有的客體與客觀,但是看到認識阿嬤一家人之後
客體與主體的界線不再清晰,因為他們與阿嬤一家產生深厚的情誼
在我眼中,他們是阿嬤一家人的守護天使,真情陪伴阿嬤一家走過這段生命幽谷

這是一群善良的人為關心台灣所作的事情
商周期盼透過《水蜜桃阿嬤》的故事,引起社會對「自殺」與「生命教育」議題的關注
導演期盼藉由《水蜜桃阿嬤》的故事,與所有人分享生命的堅毅與感動

很開心可以看到商業周刊勇敢地碰觸了一個被社會隔離的禁忌話題
也願意為台灣的「生命教育」付出他們的用心
就像大家熟悉的口號:「預防勝於治療」
或許生理的疾病可以用藥物來預防,但是心理的疾病卻是需要「教育」與「心理建設」來關照
這是一個「不簡單的任務」,期盼大家能用更正向的思考面對這個殘酷的生命議題
讓我們能向阿嬤學習,學習她堅強與勇敢地面對生命與生活
也讓社會能更敏感地關注身邊周遭的每一個親友
讓「自殺」不會輕易蔓延,大家更珍惜生命中的一切...

atwn2face20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全文轉載自《Vista 2.0 - 維斯塔日記》
網站連結處:http://blog.vista.tw/archives/2007/06/11/624


連續幾天的滂沱大雨,對臺北人來說也許只是帶來生活的不便而已,但即便看著新聞播放土石流的畫面、聽著主播的悲悽聲調訴說悲哀的故事,也許對都市的人們來說,那一切還是太不真切。或者,我們根本從來沒想過這一場大雨,會對許多同胞帶來的生命、財產威脅……

昨日中午,我撐著雨傘來到民生東路二段的城邦大樓看商業周刊為部落客以及社會工作者所舉辦的紀錄片《水蜜桃阿嬤》首映。這是《奇蹟的夏天》導演楊力州費時半年,深入偏遠部落去紀錄一個有關「生命」的故事。

這幾年來,商業周刊以「一個台灣兩個世界」的主題,探討許多社會議題,並發動募款活動,造成許多迴響。今年,以「生命教育」為主題,探討自殺的問題,希望社會重視自殺年齡逐年下降的問題,同時針對國家未來主人翁加強生命教育的計畫。除了雜誌報導之外,商周這次同樣推出紀錄片作為另一種媒體素材,希望透過影片的力量讓大家了解自殺家庭的問題。《水蜜桃阿嬤》,這支紀錄片由去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奇蹟的夏天》導演楊力州製作拍攝。主角是一位獨力扶養七個孫子的水蜜桃阿嬤,阿嬤的女婿、兒子、媳婦都走上自殺這條路。

我原本以為這只是一部令人看了悲傷無以復加的紀錄片,雖然水蜜桃阿嬤讓偌大會議室裡的每個人都悄然落淚,但阿嬤的堅強和小朋友的童真也令我動容。我看到有朋友拿日本《佐賀的超級阿嬤》來比擬,這兩位阿嬤雖然身處不同的時空,但卻同樣有著堅忍不拔的意志和應對生活挑戰的大智慧,的確令我們敬佩、景仰。

對導演楊力州來說,《水蜜桃阿嬤》已經不只是一部單純的紀錄片作品了,來自原鄉的力量和溫柔,全然融入了他的生命之中。

這是一個巨大傷痛的故事。一開始拿起攝影機,我一直告訴自己,必須勇敢,勇敢不等於殘忍,因為唯有勇敢,不讓情緒氾濫或發洩出去,我才有辦法拍到生命的原貌。

這裡,有雲、有樹、有透徹的陽光,但是每到下午,霧就來了。那個讓空間美麗的雲霧,反而讓人看不清楚這個區域,也看不清楚這些選擇結束自己生命的人,究竟是為什麼?

摘自 商業周刊第1020期「在缺角的生命中 看見愛與原諒


看完首映,我開始擔心這一周來的大雨是否會對阿嬤的水蜜桃造成「水傷」,但同時我也充滿信心……對於新竹泰岡這一戶積極走出失去親人傷痛的朋友們,總會迎來人生的另一道溫暖陽光。

小豹開始懂事,小涵也將帶領這群小朋友繼續成長。一切的一切,都會往好的方向發展,我這麼地深信著。

atwn2face20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文轉載自《小園丁的秘密花園》網站連結處:http://blog.pixnet.net/gardener/post/5196937 一場雨中週日午後的紀錄片,辦得比我想像中用心,主持人是商周的品牌部公關經理非常稱職,我很喜歡她說話柔聲但思緒清晰的樣子,溫柔的堅持但都說到重點。人家辦的這麼好,我也要來用心寫一下


原本以為會有這類影片邀請的都是人氣部落格,沒想到我這訪客與人氣少少的部落客也被邀請下午去看場紀錄片發表,原因是:熱心公益!

猜想應該是主題沉重的片,加上搜尋到公視的播出日期,當然是不會想在雨天的週日專程到台北,但是看了導演名字:楊力州,腦子裡陷入記憶檔開啟,一個高職美工科學校好像是畢業展的一幅水彩作品,印象中是畫船還得獎,名字和這導演一樣不知是不是同一人,再過一陣子當了那所學校的美術老師還拍了夜校生的紀錄片。夜裡的學校,野獸般的學校,因為我高中就是從那學校畢業的。

這導演的拍攝手法:聲音介入,也就是他會對被攝者提問也錄下提問的內容(一般多半是剪掉),然後拍下對話和表情。印象最深的除了藍外套野獸學校的"畢業紀念冊",就是公視播了很多次的,東京新宿歌舞伎町的那些來自台灣在日本底層生活的人,即使多年後我去了日本,腦子還是一直出現那記錄片的畫面。我猜發表會導演應該會到場,好吧,雨天撐起一把懶骨頭就去看了。

很自以為是的想應該在講隔代教養,這也是懶的去看的原因,沒想到是在比隔代教養更沉重的主題:自殺!

努力不掉淚,卻在那個想當男生照顧家裡的小藍,為了鍛鍊身體日後考警校有穩定工作(12歲),雲霧飄渺的山上奔跑的身影,畫面突然轉變成動畫,展翅飛起時鳥兒還拉著一個不避風雨的家保護,然後畫面剪接了山上的猛禽,我的眼淚就無法控制的流下來了......沒辦法,飛翔的鳥兒尤其是猛禽是我的死穴,沒多久我周圍的部落客很多都在吸鼻子或偷擦淚,這部影片公共電視會播出

今天拿到的東西:

商業周刊真的是很用心,要不是這場發表會,我大概一輩子都不會去翻這類型的雜誌。如果這是行銷手法,我想說這是很負責的雙贏行銷,一本名為商業卻加了人文關懷並且徹底執行的行銷,成功網羅不同領域的讀者群。

下圖說:還細心的貼了標籤,裡面有這部片和導演的報導

回來搜尋到這裡已經有上線的全文
而且才知道他們結合郝廣才繪本出版業者,邀請了繪本畫家來畫紀錄片內容,讓原本催淚變成溫暖。(郝廣才真的很神通廣大,田中伸介是我很喜歡的日本繪本畫者之ㄧ,他的畫風格很有溫暖的特質,把珊珊和祥祥畫得很好)

還有三個年度的紀錄片:一個台灣兩個世界系列,我這才知道這本很多大企業家會看的週刊做了這麼多事,藉著影像的強烈力量,讓許多企業加注意到台灣邊緣角落的世界,而且進而長期有效的幫助他們,不只給釣魚竿還敎他們釣魚的方法,不是只有節稅捐款或拍照當成果,而且也教育媒體要小心採訪這些紀錄片的主角。而且他們還要去全國自殺率排行前幾名的學校放片,發揮教育功能。(猜一下全國自殺率最高的城市是哪裡?一個大家都猜不到的城市)

期間有部落客提問驚訝這些原民因卡債自殺事件,驚嘆全校百分之四十六的咯地教養比率,我想著自己從大學時期就到原民部落的經驗(是去玩不是因為多有愛心),去年夏天還在花東海邊的學校教小朋友畫畫,隔代教養以及許多家庭問題幾乎是普遍現象,帶著愛心和希望大使之姿之前,要放空自己原先在都市的許多經驗和價值觀,而且要很小心處理許多議題,被教育的往往是自己。去年只去短短的時間,部落裡的許多問題以及孩子的創造力,讓我回來許久都還常在夢裡一直待在海邊的小部落。(今年不知道有沒人讓我去敎,我可以敎藝術治療和環境藝術的課喔)

至於影片內容,實在不再重複那些對白,因為每句都讓人泫然欲泣,尤其到後段阿嬤以無比寬容的心說:你們走吧,我原諒你們,我還能動我可以照顧孩子;最堅強的小藍也說:我原諒你們了,我們會好好活下去照顧弟妹...........唉~我們這些都市人要向山上的阿嬤的開朗與堅強,以及寬容。當觀賞者還在心裡想著狠心的父母怎就這樣放下老小,可是影片中家裡最堅強的老小卻扛起重擔,說了原諒。

指責與怨懟是容易的,打從心裡的放下是困難的。"原諒"可以讓生者釋懷,可是就生離死別的當事者來說真的好難。

無關影片,關於"自殺"這生命中不可承受的重,我的想法就先略過了。

為什麼不談?主持人問。這議題先是商周內部討論,後來再找個案拍攝。把傷疤挖起?你就要確定有癒合的能力,要不就是潰爛的更嚴重。會不會以負面或扭曲的想法看待此片,認為乾脆帶走孩子不讓他們獨活受苦?處理"自殺"這議題要很小心,以之前在部落的經驗但願我的擔心是想太多,而且聽到影片中的泰崗部落(新竹尖石鄉)的秀巒國小,校長是校長考試第一名還願意分發上山去,應該和導演一樣熱血,這些大人應該會好好保護山上創傷的七顆小桃子吧?!


以及在商周的主持人解說下,在拍影片的過程有請了心理諮商師等等,選擇相信已經有媒體經驗的他們會處理好問題,並且像前幾部紀錄片一樣發揮正向功能,幫助更多水蜜桃阿嬤和水蜜桃孩子。

我每次拿攝影機不是笑到聲音比被攝者大,就是跟被攝者聊天互動到忘了開關控制攝影機,基本上掌鏡時要冷靜這很不適合我,大概只適合家庭錄影帶拍攝。不過今天回來又一口氣看了商周的歷年記錄片,原來影像紀錄可以發揮這麼強大的力量,而且還能引發這麼大的影響,這讓我想出去唸多媒體的念頭又更強了。

atwn2face20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文轉載自《精小靈在不在家》
網站連結處:http://blog.pixnet.net/spiritwing/post/5194256


小女孩對著鏡頭問:「你知道父母雙亡是什麼意思嗎?」小女孩對著鏡頭說:「就是爸爸媽媽都死掉的意思。唉,早知道我就不要知道父母雙亡是什麼意思了。」

剛巧的機會之下,今天和阿亞梅一齊參加了商業週刊舉辦的紀錄片特映,歷時半年,拍攝剪接而成的台灣紀錄片「水蜜
桃阿嬤」。

講的是一個在山上種水蜜桃維生的阿嬤,她兒子的媳婦先是燒炭自殺,而後兒子因為無法忍受喪妻之痛也跟著自殺,留
下五個小孩,大一點的十幾歲,小一點的還在念幼稚園,失去了爸爸媽媽,於是水蜜桃阿嬤成了小孩們唯一的依靠,這
部紀錄片因此誕生。

水蜜桃阿嬤是個樂觀的阿嬤,靠著種水蜜桃和蔬菜的微薄收入來過生活,日子過的很辛苦,但擁有很強韌的生命力。兒子和媳婦都不在了,她說只剩下自己可以照顧這群小孩。五個小孩同樣樂觀,吵吵鬧鬧開開心心,紀錄片當中唱著花樣
少年少女的歌曲,唱唱跳跳又模仿,最小的小女孩卻突然哭了起來。

「我好想媽媽,我好想媽媽。」小女孩抱著阿嬤,哭得好可憐。「我也不知道,我就是好想媽媽。」旁邊的姊姊拍著妹
妹的背安慰:「沒辦法阿,就燒炭阿。」無所謂的說著,沒有掉眼淚但是無奈好濃厚。

小女孩拿著紙筆在畫媽媽,唯一的小男孩總是笑笑的、不跟攝影組互動、很自我的個性,這個時候卻突然搶走畫著媽媽
的紙,撕成兩半。「妳出去外面畫。」他悶在被子裡,又探出頭來對著攝影機發脾氣:「不要拍了,我心情不好,你出
去,我心情不好啦,我打你喔!」

就像導演說的,這群小孩子,總是在非常的快樂當中,卒然產生巨大的哀傷。

他們都想念爸爸媽媽,阿嬤也想念自己的兒子媳婦,她寶貝的保存著兒子留下的手機,因為裡面有兩個人的合照。「所
以我不能把手機弄丟阿。」

有人會自殺,也有人無論如何都堅持著要好好的活下去,這是一個以「自殺」為號召點的關懷紀錄片,但是看下去就會
覺得自殺並不是重點,重點在於「向上的生命力」,最大的女孩想要去考警官,每天練跑,男孩子的舉動和個性:「我
是男生,因為我們都是女生只有一個弟弟,所以我要變成男生照顧大家。」攝影師問:「是因為爸爸不在了,所以才想
變男生嗎?」她笑著說:「阿,被識破了,竟然一下子就被識破了。」


阿嬤問小男孩:「我老了以後走不到動了,你會揹我嗎?」
「嗯…我叫我老婆揹妳。」「那要是你老婆不揹我呢?」
「那我叫姊姊揹妳阿!」「姊姊以後要結婚的啦!」
「那,叫她先離婚一下就可以揹妳了。」「哪有這樣的啦!」
「我揹妳阿!」「你要怎麼揹我?」
「就這樣揹阿!」「這樣好喔!」阿嬤和小男孩的背影愈來愈遠,我們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將近結尾的時候,小孩們說,「爸爸媽媽,我們原諒你們了,你們在天上要保佑我們喔!」


影片進行到一半的時候,坐在旁邊的阿亞梅突然碰了我一下,我低頭看,她拿了一張面紙給我,抬頭看她,看見她忙著拭
淚,然後我環顧全場才發現幾乎所有的女生都做著同樣的動作,我沒有哭,或許是因為感動大於哀傷,對我來說,儘管
不懂得他們的爸爸媽媽自殺的原因,也不能認同這樣的行為,但對於阿嬤和孩子們努力過生活的樣貌,卻非常的感動,遇
到困境的時候我們是怎麼樣去面對的?可能逃避、可能軟弱,而這紀錄片的個案做了很好的示範。


我們都還活著,於是我覺得很幸福。

紀錄片放映結束後,負責的導演也在台前講了自己這半年來的心得,阿嬤在他們下山的時候總是塞給他們一堆自己種的
蔬菜,還會問:「什麼時候要回來阿?」回來,是一個多甜蜜的動詞,回來,竟然在山上多一個家。攝影師習慣了這樣
的生活,在拍攝結束之後還會常常問,什麼時候要再上山?這是一個個案,可以預期的是在紀錄片正式播出之後,會有
來自各界的關心,但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個個案,台灣、整個世界還有多少相同的個案?自殺率節節上升,成了國人死
亡的十大死因之一,我們如何用餘力去關心這個現象?


講了這麼多,還是希望大家可以在紀錄片播出後多多支持、大大宣傳啦!不要因為「自殺」這個主題而產生排斥或反感,
紀錄片裡面有小孩天真的笑點,有阿嬤爽朗的生命態度,都是可以好好感受的。並且記得關心身邊你能夠關心到的任何
人喔:)

過幾天會有網路收看的三分鐘預告片,到時候再貼連結給大家。

atwn2face20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全文轉載自《海豚飛看世界》
網站連結處:http://blog.sina.com.tw/htfjsw/article.php?pbgid=2348&entryid=536818


試映片一開始的畫面,便把我拉回去年聖誕節的場景,新竹尖石鄉的秀巒國小~~~

你能想像在這個風景秀麗的小村子裏,甚至更遠的山裏,有多少的孩童是父母雙亡、隔代教養的呢?你想像不到的多,快佔有一半了。

很可愛的片名「水蜜桃阿嬤」,但是片子的內容卻讓我一點也開心不起來,一位阿嬤帶著兒子媳婦雙雙自殺留下來的四個孩子為故事主軸,記錄著一起生活的點點滴滴,孩子想父母,阿嬤想兒子,但是日子還是要過,家裏的洗衣機一整天不能休息,阿嬤也是一樣無法休息。

自殺這個社會問題,是該值得好好探討,什麼原因非自殺不可?自殺後造成的社會和家庭傷害有多大?四十萬的卡債走上自殺之路,留下老人小孩面對生死的震撼打擊又何嘗比逝去的人好受!

片中的阿嬤堅強熱情,他把愛兒子的心情,全部轉移到孫子身上,小豹問正在幫他洗澡的阿嬤:「我可以叫你媽媽嗎?」
阿嬤:「可以啊,你想叫就叫!」
小豹:「但是你那麼老了!」
阿嬤:「想叫就叫吧!」
小豹是把阿嬤當媽媽啊,都是阿嬤在幫他打理一切,雖然媽媽走了,好想媽媽,但是阿嬤可以讓他暫時還有一絲絲在媽媽身旁的溫暖!

小藍一直想自己是個男孩,因為男孩才能保護一家人,被強迫快速堅強長大的孩子,他沒有選擇逃避,他選擇了一個堅強的角色來扮演這個家庭中的一份子,在弱小的心靈下,他要披著一張堅硬的盔甲,好無奈又讓人心疼!

看著他們參加母親節表演節目,阿嬤去欣賞,最後大家抱在一起哭,我也哭了,老師說:「把花送給自己的媽媽,或是別人的媽媽,阿婆!」阿嬤是自己的媽媽,也是別人的媽媽,也是阿婆,阿嬤很厲害,他什麼都是。

他們想媽媽的哭,的心痛,我都懂,因為我想媽媽時也是這樣哭;他們貼心的藏起相本不給阿嬤看,因為阿嬤會哭,會難過,我也懂,因為我們也是這樣過來的。親人的逝去,在這麼小的小孩身上,其實是很苦的,小豹用毫不在意來面對,小涵不再愛說話,小藍要當男人扛起家計…為了讓自己好過點,孩子身上有一種求生本能,為了保護自己。

看完影片,在場的每個人都很激動,就像楊力州導演問孩子:「你們最需要我們幫什麼忙!」他們答:「我們需要爸爸媽媽!」啊~~~很遺憾啊!一個誰都幫不上的忙!

水蜜桃這幾天要成熟結果了,不過下著大雨,不知水蜜桃的狀況如何?或許我們不能給他們再一對爸爸媽媽,但是買水蜜桃應該可以幫得上他們一些忙吧?

這一個問題只是冰山一角,台灣許多地方有著和阿嬤家一樣處境的家庭,正等待援助關心中~~

atwn2face20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文出自 Jessica隨意想
網站連結處:http://blog.yam.com/jc426/article/10438498#comment9727795


因為,合作2006年「一個台灣‧兩個世界」專題報導~「大象男孩與機器女孩」而與商業周刊熟識。

比多數人早一步知道,今年的主題更具挑戰性,希望影響的層面更廣,當然,也聽工作人員說了:「紀實片很感人喔~」

只是,有過去年感動到不行的經驗,讓我一直想著:「會比大象男孩與機器女孩更感人ㄇ?去年的題材已經很難處理了,今年,有可能超過ㄇ?」

抱著這樣的疑問與期待,我在雨中抵達商周試映會的會場。

抵達時,我的心情是輕鬆的,是來看首映的愉快心情,因為好多來看的朋友,是熟識的,好像來開一場同樂會一樣喔!但,我包包裡還是偷偷藏著一包面紙,或許派得上用場ㄅ,我心裡這樣預備著....

「這是一個巨大傷痛的故事。一開始拿起攝影機,我一直告訴自己,必須勇敢,勇敢不等於殘忍,因為唯有勇敢,不讓情緒氾濫或發洩出去,我才有辦法拍到生命的原貌。」這是導演楊力洲接受商周採訪時講的一段話,也是正式觀影前,我對於「水蜜桃阿嬤」的心理準備。


影片開始沒多久,我的鼻子就酸了起來....

然後,

眼淚不聽使喚地,一顆一顆地滑落,面紙浸濕了一張又一張.....


原來,阿嬤的兒子、媳婦、女婿在短短時間裡相繼自殺了,留下來的孩子,回到阿嬤家,跟著種蔬果的阿公阿嬤一起生活著....

「你知道什麼是父母雙亡?」影片才開始沒多久,就投下這麼一句震撼彈

「姊姊說,就像我們一樣,爸爸媽媽都死了,早知道...我就不問了」說著的小女孩有點酷酷地,對著攝影機的鏡頭講。

我的眼淚不爭氣的滾落,天知道,她需要用多大的力氣才能如此稀鬆平常地面對這個事實,面對 自己 「父母雙亡」的事實...




水蜜桃阿嬤一家就住在新竹尖石鄉,是我最喜歡的一個原住民部落。
我知道,那裡的原住民種水蜜桃維生,大學時代,我們也曾幫助其中的某個部落直銷水蜜桃過,以避免他們被層層剝屑....

只是,多年過去了,山上的景況依然沒有改變多少...
阿嬤的媳婦因為40多萬的卡債燒碳自殺了,阿嬤說,40多萬好像不是很多喔~我知道,跟其他的卡奴相比,這真的不算多,所以阿嬤這樣的說。
可是,對於阿嬤的媳婦來講,或許,這已經是肩上龐大的壓力了
最終,選擇了最令人傷心的一條路,離開了

阿嬤的兒子,五天後,跟著他摯愛的太太走了........
只留下,錄在手機裡最後的遺言,
從此,手機變成阿嬤的寶,想念時,拿出來聽一聽兒子的話、看一看兒子夫婦的合照

看著、看著,淚水洗淨了一天的疲憊,闔上手機,邊流淚邊呵呵地笑了,兩句「呵呵」的笑聲好像是給自己加油打氣一樣,接著還是要繼續不間斷地忙碌著,只為了,留下來、還活著的孩子們,繼續努力.....

小豹、小藍、小涵,在房間裡也偷偷藏了一個寶貝,一個不能讓阿嬤發現的寶貝,他們說,如果讓阿嬤看到了,阿嬤會哭的,所以 要藏起來

那是他們爸爸媽媽生前的照片

小涵生日的時候,收到的禮物,也是爸爸媽媽的照片,每個人手中珍藏的照片,在生日這一天,送給自己彼此扶持著的家人。
孩子們的貼心及努力的堅強,讓我好不捨,心裡不禁怨恨起他們提前離開的爸爸媽媽,為什麼?為什麼你們要這樣離開?難道,你們不再愛我們了ㄇ?

沒有人回答我們這個問題。

導演說,剛開始他也想尋找答案,拍著、拍著,發現阿嬤跟孩子們也想透過他的鏡頭去知道「為什麼?」
可是,他突然發現,那個答案是找不到的,是我們無法理解的,唯一能做的,就像阿嬤跟孩子們一樣,選擇了「原諒」,讓自己有力量繼續往前走下去~

影片結束之後,「為什麼?」依然找不到答案
然而,孩子們用自己的方式成長著
阿嬤用爽朗的笑聲支撐住這個家
阿公依然用沈默代替著千言萬語

我們呢?可以做些什麼呢?
導演問過孩子們:你們需要什麼呢?
孩子們說:我們要爸爸媽媽!!

只是,這個忙,我們誰也幫不上

但是,如果你可以,請你給他們很多的愛
不只給他們,也要給身邊許多我們曾漠視的家庭、朋友
不要讓悲劇再發生
不要再有機會讓我們為生者流淚...

不管前面難題多大
只要活著,就是生命的贏家!!

atwn2face20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了部落客葉慈(yeats1103)的迴響,寫的真好,看到大家的觀察都這麼敏銳與深刻,部落客自發的力量真令人讚嘆!!

當我們一味批評原住民的工作態度及酗酒問題時,卻沒看見其他更多屬於他們被長久忽略的「原始堅強的力量」。


本文出處:無酒館【陋室蠅生】
全文如下:http://blog.pixnet.net/yeats1103/post/5241504


阿嬤,我叫你媽媽,好嗎?

六月十日,天微雨。下午參加了由商周主辦、楊力州執導的「水蜜桃阿嬤」紀實片首映會。

導演與工作人員用半年的時間,將自己完全地融入其中,就像透過一條蜿蜒的山路,走著走著,風景不同,心情也跟著不同。這條狹窄顛簸的山路啊,那盡頭將要顯露出什麼樣的面貌給我們呢?以為是山窮水盡後的豁然開朗麼?──「豁然」的是一個沉重的故事、一個故事背後龐大的生命與社會的問號……

帶著平常心開始影片的拍攝,透過鏡頭描述在一個偏遠山區(黑暗部落)的家庭,父母在一個星期內先後因經濟壓力自殺身亡,留下四個年幼兒女給水蜜桃阿嬤;不久因為這個阿嬤的女婿也自殺了,女兒不得不把三個小孩也帶回娘家。靠著種植水蜜桃養一大群小孫子的「水蜜桃阿嬤」,經常忍不住想起就哭,哭完眼淚擦一擦,笑一笑──「還是得做啊,不然這群孩子怎麼辦呢?」──然後,繼續和她先生辛苦地扛起照養一屋子小孩的責任……。


你知道「父母雙亡」是什麼意思嗎?


「小涵」不再說話了。當其他姐妹們藉著玩鬧唱歌來沖淡想念父母的哀傷時,她靜默地坐在角落,不哭,不玩,不笑,不鬧,像生命裏能創造喜怒哀樂的靈魂,亦隨著父母親的下葬,也一起被深深地埋入地底下了……

小如喜歡畫畫。她在白紙上畫上爸爸,畫上媽媽,在爸爸媽媽的底下畫上一個有十字架的墳墓,畫好後,她又把爸爸媽媽塗掉了──「這不是真的!」──「小豹」一手把畫搶了過去,他是唯一的、也是最小的男孩子。「妳不要畫他們啦!」「妳畫他們,我就把它撕掉!」──他把小如的畫撕掉了,小如雖然氣,卻也無可奈何地掉頭走出房間;小豹也躲進被窩裏了,從被窩裏傳出他稚小憤怒的聲音:「你們出去啦!告訴你我心情不好,你們出去啦!」……

「水蜜桃阿嬤」在唸小學的孫女,因為學校離家太遠而必須住在學校宿舍,阿嬤只能一、二個禮拜找時間去幫她整理被單、換洗衣物;因為家裏的洗衣機從早動到晚,沒停過啊,一家子要洗的衣服在洗衣機旁堆成一座小山,洗衣機氣喘噓噓,阿嬤也氣喘噓噓,像那台洗衣機,沒時間停。


「阿嬤,妳平常的娛樂是什麼?」
「娛樂?娛樂是什麼啊?」


都沒時間停下來休息了,哪還想得到「娛樂」的問題。等雨水稍緩,阿嬤得趕快上山去瞧瞧她的水蜜桃,去年雨水太多,水蜜桃長不好,壞掉好多,忙作一整年,才賣三萬五千元,好累,好累,阿嬤喘氣搥腿:

「小豹,將來阿嬤走不動了,怎麼辦?」

「我叫我老婆揹妳啊。」

「萬一你老婆不揹我怎麼辦?」

「那叫姐姐揹妳啊!」

「那怎麼行,你姐姐將來要結婚的啊,」

「那就叫姐姐離婚啊,」

「怎麼可以叫你姐姐離婚啊,」

「先離婚,以後再結婚啊,」

「不行啦,小豹,將來阿嬤老了,再也走不動了,怎麼辦?誰來揹我啊?」

「那我揹妳啊,」

「小豹,那你要怎麼揹我?」

「就這樣……揹啊……」

小豹太小沒想過將來怎麼辦?阿嬤的外孫女有想過怎麼辦,所以她堅持自己是男生,壓低嗓門說話,學男生的動作、每天勤練跑步,她說,因為我是家裏的男人,我要像大老鷹那樣張開巨大的翅膀,將家人統統保護進來……

當我們一味批評原住民的工作態度及酗酒問題時,卻沒看見其他更多屬於他們被長久忽略的「原始堅強的力量」。

當兒子媳婦和女婿相繼自殺,留下一堆孫子女時,阿嬤沒有太多時間哭天搶地、怨天尤人,她不識字,沒見過外邊的大世面,更甭提高知識學問了,可是從她身上我們看到人類最珍貴的愛與力量。單純樸質的言語安慰與厚實的擁抱,就是愛,阿嬤對孫子女的關愛與付出是那麼無怨無悔。雖然日子難過,心頭也苦,看到兒媳的照片就哭,突想起,就不知明天在哪裏,但擦掉眼淚,阿嬤還是勇敢的走下去。還有那群無辜幼小的孩子們,彼此用寬容與體諒來面對自己成為「孤兒」的事實,那樣「成熟」處理的態度,是許多大人所遠遠不及的……。

影片開始時,頭一個念頭是覺得這對年輕父母太不負責任了,但其實造成他們自殺的原因並非那麼簡單。一部不到一小時的影片,已透露出相當多的社會問題,令人看了十分憂心──尤其當這並非當地個案,而是一個普遍現象時。

這些問題真不是突然發生的。「自殺」於今已是一種普遍的「傳染病」,背後存在的社會問題,固然非一般老百姓的智慧或力量便能撼搖改變,但是否能透過這部影片喚醒社會大眾及相關單位一點「關愛」的眼神呢?

當楊導演說,該部落直到1979年才開始有電……如今據說中華電信也即將進駐架設網路了……一個與現代文明脫節那麼久的地方,突然打開門就見到「榮華富貴、功成名就」的虛幻假象,當其中一個小女孩說:「不能生病,生病看病要花錢,我們沒錢,沒錢,為什麼我們那麼窮」時,我也為她的未來擔憂……

然而,目前,暫時,我只能先當它是件「個案」;在那些「水蜜桃阿嬤」採收銷售時,我離開進口水果區也走上前去買盒土產的水蜜桃……如果不能倚靠政府,至少我們還有屬「人」的互助與關心,來豐富美好這個殘障的世界。


atwn2face20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C home個人新聞台的台長Jeans,參與了這次的試映會活動,在他的新聞台內也發表了感想與後記。
這一段話,我覺得Jeans點出了紀錄片的重點.....

不管哪一種姿態,都是一種勇敢,起碼,他們都好好的活著。而影片的最後,也看到了原諒-即使不理解,也能做到的原諒。原諒,是因為阿嬤的愛、父母的愛和孩子的愛,即使這可能不是故事結局的拍板定案,能夠走到原諒,都是令人欣慰的。
如果不是做到諒解,阿嬤與這群孩子們的心裡一定是會繼續帶著陰影生活下去,這將是他們生命中一輩子的缺角.......

以下是全部的原文。


用愛與原諒填補生命缺角-「水蜜桃阿嬤」
全文轉載自「看不見的世界」網站,連結位置: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hurnghsin/3/1288284654/20070611121118/#centerFlag

2007-06-11 12:11:18
看紀錄片,我是門外漢。但看紀錄片的經驗裡,這是唯一在不能克制眼淚的同時,心裡出現的問號龐大到無法用理智和感情處理的一部。

或者,這般無解,就是再次提醒我們對生命謙卑的訓示。

「水蜜桃阿嬤」是一個家庭有人自殺,而且是父母自殺遺留年幼子女給年長雙親扶養的個案故事。導演說一開始扛起攝影機就想探詢「為什麼這些大人會做出這樣的決定?」-這種不只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也改變家人生命的決定。表面上,這是家庭或個人層次的巨大悲傷,進一步看,可以放大成社會進化伴隨的副作用的議題,但在導演用鏡頭窮盡所有探問之後,真正無解的又回到那塊幽微的個人生命選擇層次;所以,紀錄片一開頭就用了飄渺無常卻輕描淡寫地遮蔽巨大山影的雲霧招認最初與最終,對於生命和個人生命選擇的無解和一知半解。

然而,在探詢的過程裏,還是找到了悲傷故事裡的某些堪以聊慰,於是,有了彩色POP字跡題寫的片名-「水蜜桃阿嬤」。

三個離開的父母,造就三個破碎的家庭,留下來的老的小的,各有各面對的招式。有偽裝成男人想保護全家人的清秀大女孩、有偶爾在孩子的遊戲裡突然想起母親哭泣的小女兒、有拒絕接受及思考的小男孩、有不發一語抱著電視機不放的姐姐、有始終沉默的老父,最重要的是,如果這傷痛可以有緩和甚至癒合的機會,是因為有一個在喪子喪媳喪婿的打擊中,還能像不停止運轉的洗衣機一樣,撐起一個家的阿嬤。

不管哪一種姿態,都是一種勇敢,起碼,他們都好好的活著。而影片的最後,也看到了原諒-即使不理解,也能做到的原諒。原諒,是因為阿嬤的愛、父母的愛和孩子的愛,即使這可能不是故事結局的拍板定案,能夠走到原諒,都是令人欣慰的。

我曾對選擇放棄生命的人有很多不理解而產生的不諒解;報紙上出現的那些欠債的父母自己棄世也好,帶著兒女一起燒炭也好的新聞,總讓我心裡除了難過還有憤怒,但漸漸地我明白,人有時就是會過不去。千百年來人性都一樣,偶有勇敢偶有退縮,有時選擇勇敢面對和選擇放棄逃避,一樣難。

在私領域的層次,如果生者都能原諒了,旁觀者還有什麼太多情緒可說的呢?

但是走到社會議題這一關,問題可能需要更多理智的關注。

社會比人走的前面,太多誘惑和機制逆勢挑戰人性,讓人越陷越深的常常不只是財務和現實的無底洞,更是對自己和世界的失望和無助;雖然社會安全的路,也持續在構築著,但人的回頭路,卻不一定容易被看見(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常常不知道幫助在哪裡)

紀錄片試映會最後,商周說會和教育部合作,在國小校園發放關於生命教育的教材,我更期盼,除了學習尊重生命,也要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如何觀察父母消極避世的異常言行,哪些管道可以發出求援的聲音,也許孩子的小手和求生的意志可以拉父母一把。最底線是,即使我們接受大人有選擇生命的權利,任何人都沒有權利代替孩子決定生命。

最終是我的問號。

身為旁觀者,我們看到了生命缺角的悲傷和愛與原諒如何作為一個出口;身為紀錄者,想必整個拍攝製作團隊也有旁觀之外的收穫;但主角的孩子呢?我相信面對這麼大的生命轉折,沒有人可以從頭的完整的看見自己和身旁人,至少,不是這麼赤裸裸的。如果除了故事主角的每個人都有感動或思索,這部影片給那群孩子的會是感動嗎?她們需要更多的思索嗎?這會是一部他們不想注視卻被強迫注視的紀錄嗎?

我現在沒答案,或者,又是另一個永恆的無解。

後記:我的親外公(媽媽的生父,媽媽從小被過繼給人當養女)六十歲時,在長居的烏來山中選擇投水自殺。那年我小六,隨著媽媽四處奔波處理後事,卻不太能理解媽媽臉上常浮現的那種朦朧的痛苦神情。最遺憾的是,我沒能在媽媽必須面對沒有聲息的親外公與警察驗屍時,給她一個擁抱。我跟親外公除了看不見的血脈之外,唯一的聯繫大概就是同樣不好的眼睛;雖然沒有正式就醫紀錄(那時醫療遠不及現代發達,找不出病因的疾病,比找得出的多得多),但親外公從年輕時就視力漸漸退化,到五六十歲幾乎不能視物。每次談起我的眼病,總是會提起他,和這之間可能的關聯。他和親外婆離婚後獨立扶養兩個舅舅,結果一個舅舅遠居美國,幾年難得見一面;一個事業大起大落卻從來很少對他展示理解和關懷,至少我記憶所及,只有嫌棄,嫌棄他的行動不便,嫌棄他總是跟年輕女人攪和在一起。從小被送養的媽媽還是最常陪伴他的,逢年過節總要帶我們看看他,偶爾和他一起出遊。但即使是這樣,在我心中,自己的外公仍是只有那個陪我渡過童年、因為胃癌離世的養外公。親外公最後幾年,身邊出現了一個中年女子,舅舅一直罵外公被女人騙錢不算,也是被那女人害死的,媽媽只淡淡的說,至少有她的陪伴,親外公才不會覺得自己是孤單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自殺的前幾天,舅舅又來跟他大吵一架,他自殺的那天早上,媽媽是第一個接到通知的,因為仁愛之家找不到跟親外公吵架的舅舅。那時太小所不能理解的,現在也不能盡解,但也許這些疏離和失望,都是他離開的原因;也許都不是,他只是”覺得自己”除了呼吸,什麼都沒有了。

atwn2face20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