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專家的話 (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泰崗部落摘記
中華民國牧愛生命協會--王嘉慶 96/06/08


被遺忘的角落
尖石鄉泰崗部落,一個離我非常遙遠、非常陌生的地方。
曾經聽商業週刊副總主筆章瑜說過,在這遙遠的部落中,有一個充滿創傷、痛苦及無望的家庭。這是一個爸爸、媽媽相繼自殺,留下七個孩子給年邁阿公、阿嬤照顧的家庭。這群孩子,從十五歲至五歲,就必須承受著世人無法想像的傷痛,勇敢的面對自己未來的人生。
在牧愛生命協會得知這件事情後,美麗老師毅然決然要深入山區一趟,去嘗試瞭解在這樣傷痛的家庭之中,是否有什麼我們可以幫得上忙的。這是一個很重大的決定,因為光是車程,從高雄開車到泰崗部落,至少要就要七個小時。也因為這樣,更覺得艱辛困難。
但,有多少人知道這一個家庭?又有多少人能理解這一個家庭的傷痛?又有多少人願意協助這一個家庭?其實我並不知道,因為「泰崗」實在是太遙遠了。直到今年大年初二,美麗老師及宏南親自走了一趟,和老師及宏南分享以後,我自己才深深體會到這是一個被世人遺忘的角落,我們既然知道有這一個需要被協助家庭,我們就應該嘗試去為這一個家庭做一些事情。

衝擊
在決定為這一個家庭進行輔導及生活重建後,我也開始跟隨老師進入新竹山區,探訪這一個家庭。第一次接觸這一個家庭,感覺到的是一種淒涼,阿公阿嬤雖然很熱情招呼我們,但卻也透露出一絲絲的無奈和哀愁。孩子們,對於我則是冷眼相看、冷漠以對。在這樣的情境,莫名的焦慮和恐懼油然而生,我不知道我來這邊能做些什麼,我更不知道我來這邊能帶給他們什麼。甚至我會擔心,每個孩子都埋藏著不可告人的傷痛,而我又何德何能去介入這一個家庭。這對於我而言,面對的是極大的恐懼及壓力。

曙光乍現
在老師進行悲傷輔導的過程中,開始和這群孩子接觸。接觸的過程中,我有很多的擔心,我很擔心我的一舉一動會去再次傷害的孩子的內心,我很擔心我的一言一行會造成不良的影響。我在戒慎恐懼中和孩子們互動,彆扭的感覺充斥全身,一切都覺得很不自然。
但是在整個悲傷輔導的歷程中,在美麗老師的引導下,我看到了孩子們的勇敢,我感覺到孩子們很有勇氣去嘗試面對父母親自殺的傷痛,我看到孩子們試著在這樣痛苦的情境中,重新找尋他們的希望。
是我太多慮了?還是我在面對如此多變得生命個體時,不自覺的退縮了?孩子經由這樣的協助,在陰霾之中重新露出了曙光,我也些微的感受到希望的種子似乎在他們的心中準備重新萌芽,這一切,連我自己都覺得好不可思議。

再給生命一次機會
「相信生命是有可能的」經常時我掛在嘴邊的口號,如今卻深刻的感受到,只要我們願意在給生命一次機會,就可以在這樣悲苦的家庭中重新看到了一絲絲的希望。
也因為這樣,我似乎也變得較勇敢了,在接下來的探訪行程中,美麗老師持續著輔導工作,而我和其他伙伴則是和這群小朋友相處在一起。我們變魔術,我們一起瘋狂的打牌,一起在烈日下打籃球,一起拿著吉他唱著自己擅長的歌曲,我們像哥兒們一樣,有時計較輸贏,有時相互打氣。孩子們甚至很樂意和我們一起分享他的生活,分享他自己創作的歌曲。
看到孩子這樣的快樂,心中有很深的感觸,就算他們的日子再苦,心中有多痛,這群孩子仍然很有勇氣的面對這不願意發生的一切,仍然努力的為自己的生活創造更多的快樂。

可以飛翔可以養夢的小小天堂
在幾次的訪視中,有快樂,有悲傷,有跌落谷底的傷痛,也有著希望的種子在萌芽。生命的變化無常,使得人們不得不面對生活上的困頓,亦或是心靈上的流離失所。
孩子是無辜的,在如此年幼的情況下,竟要面對如此殘忍無情的打擊,竟要在如此傷痛的情況下堅強的過每一天,但他們的心中依然和其他的孩子一樣,期盼著一個可以飛翔可以養夢的小小天堂。就算在這樣的窘境當中,我看到了孩子的轉變,孩子在適當的協助之下,更勇敢的用自己的力量,從陰暗的幽谷中,努力的往上爬,他們正努力的為自己的生命,構築一座小小的天堂。

atwn2face20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面對自殺遺族兒童,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吳美麗


前言
自殺遺族所經歷的生命體驗是非常殘酷的,並非一般人都有機會經歷的。

尤其對天真無邪、生命正值蓬勃發展的兒童而言,面對親人死亡或失落的生命經驗,所引發的是無限的害怕與無助,其後果是嚴重影響兒童成長學習的道路。

期待所有關心此議題的朋友們,在尊重生命的尊嚴與價值的基礎上,一起來幫助這些孩子走過生命的幽谷,學習體驗新的生命價值。
了解自殺事件對兒童的影響
由於自殺是一種人為因素的創傷事件,基本上,自殺者的行逕對兒童(特別是目睹自殺事件者)所造成的傷害會比較嚴重而難以處理,除了帶給兒童身心的創傷及內心矛盾衝突,更徹底的摧毀了兒童對人的信任。因為對於死亡的不了解,常常讓孩子對死亡視為是上天懲罰的結果。特別是親人選擇自行加工死亡,更遠遠超越孩子認知的能力,多數的孩子會覺得是因為自己不乖、或者在自殺事件發生前曾經做錯了事,所以害得親人自殺,因此而深深自責,覺得親人的死,完全是他自己造成的結果。

兒童面對親人自殺的情感反應:生氣、罪惡感、焦慮、無助、難過。

了解自殺遺族兒童的心理歷程
有些孩子沒哭、沒難過,並不表示他不悲傷,或不了解自己已經失去了最親的人。孩子因為尚未社會化,不知道應該用什麼恰當的方法來抒發他自己的情緒。這時候孩子的行為,往往反映了他自己對死亡的概念或想法。

有些孩子會忽然表現得特別好,並不是在一瞬間長大、懂事了。往往孩子只是猜想,親人的死亡是因為自己不乖、自己亂詛咒所造成的。如果從現在開始他都很乖、很聽話,也許死去的親人就會活過來了。而隨著時間流逝,當孩子漸漸發現不論自己再怎麼努力,都沒有能讓親人復生的時候,他失望及自責的心情,將會累積成為一輩子無法抹滅的心理傷害。

有些孩子會好像完全沒事一樣,甚至會比平常表現得更頑皮、不聽話。並不是他不難過,而是因為自責太深,而故意表現得更壞、更不乖,藉以懲罰自己,減輕內心的罪惡感。

臨床上,兒童悲傷常見的反應階段:
1. 麻痺或漠視
2. 思念及失落
3. 憤怒、失序及憂鬱
4. 重建及發展

了解自殺遺族兒童的行為反應

一般說來,自殺遺族兒童經歷的反應會有下列行為:躁動不安、哭鬧、黏人、在家中或學校有攻擊行為、害怕未來的災難創傷、不想上學、退化行為、睡眠障礙與夢魘、害怕與災難有關的事、對學校失去興趣且注意力差等。

了解兒童的需要
1. 獲得正確的訊息
2. 分享他們的感受
3. 分享他們的想法
4. 悲傷能夠釋放
5. 採取行動完成悲傷歷程

如何幫助孩子
1.遭遇重大傷痛的兒童,可能對新認識未建立關係的成人有所防衛,不願意表達自己的感受。此時應尊重其感受,避免因關係尚未建立卻追問可能形成的二度創傷。
2.孩子如果願意談,則建議談話應循以下的原則發展,鼓勵孩子說出﹙1﹚他當時所經驗的,包括看見、聽見及經驗到的感受﹙2﹚他目前的感覺,可能包括憤怒、悲傷、思念及恐懼、無助等﹙3﹚他對往生者想表達的心意,包括告別與祝福。
3.勿輕易阻斷孩子的談話,或以成年人自己的認知及經驗去解讀。
4.千萬不要對孩子說死亡的親人只是「睡著了」,以免孩子害怕睡眠意謂著死亡及分離。談話的內容應呈現死亡的事實以幫助孩子接納事實。
5. 同意並接納孩子的悲傷情緒。
6. 瞭解及接納孩子個別表達哀傷的方式,不評價或阻斷。

最後,提醒大家,即便是成年人,我們自己也對死亡充滿了畏懼與不解,更遑論自殺事件。面對這些處於重大創傷的孩子,我們期待協助他面對親人自殺死亡的現實、接納及了解自己的傷慟、澄清自殺事件並非孩子的錯,並且能感知到社會的關懷與支持,學習愛惜自己的生命,更有勇氣重建生活及迎向未來的人生。

atwn2face20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