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家相信《商業周刊》製作「一個台灣兩個世界」系列報導的良善初衷,針對大眾的批評與質疑,《商業周刊》虛心指教。
《商業周刊》的勸募活動,經由內政部核可(發文字號:內授中社字第0960008453號,詳見附件一),並由勤業會計師事務所稽核,每一筆捐款與每一筆支出,都是「透明而公開,清清楚楚」。若在程序上有任何瑕疵,《商業周刊》會加以改進。
《商業周刊》發行人金惟純指出,商周團隊過於專注於所秉持的良善初衷與專業原則,因此與社會期望產生落差,其間的溝通不良造成社會誤解,我們會虛心檢討,且在活動作業中,對於詳盡說明有所疏漏,商周應深自反省並對社會致歉。
同時,對於高金素梅委員在原住民社區的努力,金惟純也給予高度肯定,對於此次事件中,商周同事對於高金素梅委員提出討論動機的質疑,也是不恰當的,應該對於高金素梅委員道歉。
他謹代表商周團隊對高金素梅委員道歉。
過去四年,《商業周刊》都在「一個台灣兩個世界」關懷系列中,為台灣社會的弱勢族群引進社會幫助的資源,這個初衷,今年沒變,將來也不會改變。《商業周刊》不是只關心贏者圈,行有餘力,也希望關心那些在贏者圈之外的世界。《商業周刊》從窮的社會探索到病的社會,商周相信,這也是身為一個媒體,社會所賦予給我們的責任與期待。
《商業周刊》一本初衷,會把對的事情做到最好。
《商業周刊》宣布「一個台灣兩個世界」系列活動五『點亮孩子的未來』募款計劃,到七月十日為止,募款金額達6,786,512元,本於初衷,《商業周刊》會繼續努力達成目標。
《商業周刊》表示,自殺憂鬱的陰影,會影響孩子一輩子,必須要透過事前輔導教育,才能將傷痛降至最低,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商業周刊》表示他們仍會堅持下去。今年將送出11,109套教材至全省的小學,第一階段商周已募得6539套生命教材於11月底可以送到自殺率前五名縣市的366所小學,第二階段,將持續捐助其餘縣市2285所小學各二套教材及舉辦兒童生命劇公益巡演。
《商業周刊》表示,「兒童生命教育教材」只是一個起步,希望社會可以共襄盛舉,繼續關心兒童的生命教育。
附件:募款許可函、「一個台灣兩個世界」歷年工作成果
- Jul 11 Wed 2007 16:40
《商業周刊》每一筆捐款與每一筆支出都是「透明而公開,清清楚楚」
- Jul 11 Wed 2007 15:50
《商業周刊》率先承諾捐出兩百萬水蜜桃阿嬤不愁教育經費
經過《商業周刊》披露報導,辛苦哺育七位孫子的水蜜桃阿嬤,引起社會大眾廣泛的關心,各界紛紛表示予以協助。
水蜜桃阿嬤最關心孫子的教育基金募集,阿嬤已經於七月六日正式委託中華民國牧愛生命協會,成立捐款帳戶。牧愛生命協會表示,目前已經向內政部申請募款的專案報備,初步估計,募款活動八月即可開跑。
《商業周刊》發行人金惟純表示,商周除了募集兒童生命教材專款專用之外,當初也引進牧愛生命協會對水蜜桃阿嬤家族進行持續的輔導,為支持牧愛生命協會對阿嬤及自殺遺族家庭的付出,商周率先拋磚引玉,承諾捐出新台幣兩百萬元,作為阿嬤孫子的教育基金,表達對自殺遺族的關心。
- Jul 07 Sat 2007 00:21
2007年「一個台灣‧兩個世界」生命教育教材製作費用及募款所得應用說明
商業周刊2007年「一個台灣‧兩個世界」活動募款所得,將做為生命教材製作
關於生命教育教材製作費用預算表及募款所得應用明細,請參照城邦文化藝術基金會網站說明。
>>生命教育教材製作費用預算表
>>生命教育教材募款所得應用明細
- Jul 06 Fri 2007 06:56
我想當天使

在一個巨大傷痛的家庭,誰來當天使?
小如總是說,她自己就是天使,他可以飛到雲端上照顧這個家。
儘管屋內充滿了混亂的線條,孩子會自己搭出天梯,走向雲端,用他自己的方式找到天使。
文/成章瑜
- Jul 05 Thu 2007 12:26
說再見很難
「水蜜桃阿嬤 導演聲明稿0705」
本來以為可以不必說再見的,6月底最近一次上山,阿嬤說七月中水蜜桃成熟一定要上來喔,我答應您沒問題,言猶在耳,沒想到這幾天發生太多事情了。
6/21紀錄片五位工作人員上山幫忙採水蜜桃及包裝,那天阿嬷就出了近百盒的水蜜桃,但二位人士上山拍照走後,在某委員網站上發表背離事實的文章,提到導演安排阿嬷上節目等等,事實上是前一天媒體自行打電話給阿嬤邀請她上節目,我知道後覺得不妥及心焦,打電話查到底是什麼節目,希望幫阿嬤拒絕,但阿嬤說她已經答應了,不好意思。我轉而一再提醒阿嬤千萬別讓孩子上節目,而有心人的污衊就這麼開始了。
紀實片是一個委託製作案,關於商周募款的方式及使用,我無法承諾也無權承諾,這個部分媒體未求證的報導是錯誤的,因為阿嬤在澎湖無法取得聯繫,7/4晚上製片與阿嬷的女兒聯繫上,也就是影片裡的二姐,她說「導演根本就沒有承諾教育基金的事,導演根本就不知道啊,這個事太離譜了…你們跟我們都已經是一家人了,這個事太離譜了……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啊」,晚上也收到小孩從高雄傳來的安慰簡訊,「今天的報導我感到很意外,不知為何會發生這種事,阿婆也對這篇報導完全不知情,所以真的不好意思,也希望導演不要難過」。
把影片拍好是我最重要的工作,多年來我拍攝紀錄片多關注弱勢者的處境,當我第一次上山看到阿嬤在逆境中的堅強生命力,我深受感動,這半年的拍攝期間我們學到很多,當然包含阿婆那二十包一百公斤重泡水的肥料,實在有夠重。我常跟朋友開玩笑,這半年來我也學到了第二專長,以後可以務農了,這一切一切都很美好,就讓它留在影片裡吧!我也一直認為拍出一部動人影片,就是幫阿嬤賣水蜜桃的最佳助力,6/21那天大家都忙翻了,那天就出了近百盒的水蜜桃,商周也訂了三百多盒,某家大公司也預估需要600盒,不知道最近的風波有沒有嚇走這個大客戶!只要阿嬤的水蜜桃賣光光,誰賣都可以,最好是泰崗的水蜜桃都賣光光。
5月底,因為一定要阿嬷及孩子同意才可以播出,我們帶著影片上山,看完之後,小孩吵著說只有48分鐘而已,可不可以有第二集!當時我答應了,但這個期盼我恐怕辦不到了,「水蜜桃阿嬤」這幾天的爭論太大了,已經受傷的小孩,我怕你們會更受傷,這個世界本來就不怎麼美好,但我們大人卻把它弄得更糟了。謝謝原子電影公司的蔚然小姐,謝謝您願意發行這部無法完成的第二集,並同意幫我將營收全部捐出來幫助這個家庭。部落的陳長老,那天與您在田埔分校聊到第二集要把泰崗水蜜桃的好告訴全國的人,恐怕也沒辦法了!
晚上,接到阿嬤要上台北幫我說話且說出真相的訊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這或許是我唯一可以洗刷污衊的機會,可是要阿嬤面對媒體是非常不恰當的事情,因為她會變成兩造雙方角力的犧牲者,我還是決定轉達阿嬤千萬不要這麼做,平靜的生活是阿嬤需要的,請大家別再打擾阿嬤了!
阿嬤!很抱歉讓您困擾了,只能說台灣一碰到選舉年就沒有了是非,為了選舉炒作議題,突然間他們變成正義的一方,而我們也陷入一陣莫名其妙的火網中。在這場風波過後,我們都受傷了,平平靜靜的過生活是你需要的。每次下山您都問我什麼時候再「回來」啊!阿嬤,您說的是「回來」啊!這句話每次都讓我們下山時懷著深深的感動,謝謝您把我們當作家人看待,還有醫生說阿公肩膀的問題要多注意,別忘了!
我知道要說再見很難,可是……
力州
- Jul 05 Thu 2007 06:00
受傷的孩子

受傷的孩子心中充滿了憤怒。
「爸爸媽媽為什麼離開我,是不是我做錯了事?」
「爸爸媽媽為什麼不跟我說再見,是不是我不乖?」小如常常這樣問我。
更讓我驚訝的是,小如的畫裡面,總是把爸爸媽媽打上大X,要不然就是公主在掉眼淚,有一本小如幼稚園裡的照相薄,也全部被他塗成黑鴨鴨一片,是不是她要讓自己也消失呢?
我的心頭為之一震。
文/成章瑜